丹江口:丹江口市是1983年8月19日經(jīng)國務(wù)院批準,以原均縣為基礎(chǔ)設(shè)置的縣級市。地處鄂西北,漢水中上游。東與老河口市交界,南與房縣接壤,東南與谷城縣相連,西與十堰市、西北與鄖縣相接,東北與河南省淅川縣為鄰。城區(qū)丹江口,東南距省會沿公路480公里,西距鄖陽地區(qū)行署駐地十堰市沿公路110公里。市境東西長73公里,南北長81公里,總面積3111平方公里。全市人口43.1萬,有漢、回、滿、壯、侗、苗、白、蒙古、土家、布依等11個民族,漢族占總?cè)丝诘?9.82%。
由于我市氣候、母巖母質(zhì)、地形地貌、水文、植被等特征的自然地理條件,以及興修水利、改革耕作制度、推廣技術(shù)措施、平整土地、培肥養(yǎng)地等社會經(jīng)濟條件的影響,全市土壤普查資料顯示:我市共有六個土類、十二個亞類、三十九個土屬、一百零六個土種、一百九十四個變種。其中:黃棕壤土數(shù)量極大,普及廣泛;石灰土數(shù)量較大,主要遍布在江北。
地形地貌對土壤形成的影響:地形地貌直接影響母質(zhì)的再分配,影響土壤的形成和分布,也影響了池地氣候的生物帶的變化。
我市屬于新生代以來,大幅度上升的強烈隆起區(qū)。西北--東南走向的銅鑼寨、太白巖,與地層走向一致,多為秦嶺一級地層。江北少部屬印支褶皺系的部分。以武當山為主的各大小不等的山脈起伏構(gòu)成了西南高于西北,東南高于東北度略向東傾斜的地勢。在500M以下為丘陵平川,500M以上是低山,千米以上面積少,只有武當山。
(一)漢江兩岸及其支流谷地:海拔高度一般在300M至500M的廣大地區(qū),面積3439170.7畝,占全市總面積的73.36%,其中耕地面積403336.8畝,占全市耕地面積的84.46%。坡度在20度以上的多發(fā)育為山地黃棕壤性土;山坡下部坡積物是我市黃棕壤的主要地區(qū)。其間夾有紫色土和石灰土兩類不同的土壤;在地勢平緩的地段平川較多,地面水匯集,水土條件好,土層深厚,保水保肥能力較強,耕作性能好,是我市糧食和蜜桔的主要產(chǎn)區(qū)。
(二)武當山麓和江北銅鑼寨低山二高山區(qū):為海拔500--1200M之間。面積1242881畝,占總土壤面積的26.51%,其中耕地面積74163.5畝,占全市總耕地面積的15.53%。分布在30度左右或山坡上多為旱地,隨著地勢升高,所溫降低,濕度增大,農(nóng)用地減少,土色因此漸深,在地勢較高,坡度較大的地方嚴重沖刷,土層淺薄,并夾有礫石和未風(fēng)化的巖石碎屑。自然植被多為針葉、闊葉混交林,是我市用材、經(jīng)濟林的主產(chǎn)地區(qū)。主要農(nóng)作物有苞谷(即玉米)、小麥等。
(三)武當山高山區(qū):海拔在1200M以上的武當山,面積5942畝,占總面積的0.13%,耕地91畝,占總面積的0.01%。由于山高雨多,氣溫低。冬季嚴寒時間長達227天以上,春秋相連。>10°C的年積溫只有3000°C左右。植物殘體不能完全腐解,有機質(zhì)積累較多,但養(yǎng)分不易釋放,基本上無農(nóng)作物生長。
翻譯公司 (責(zé)任編輯:世博翻譯公司) |